轴承知识:钢的热处理 |
|||||||||||||||||||||
钢的热处理 §1 概述 一 钢的热处理: 把钢在固态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进行必要的保温,并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从而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 只改变组织和性能,而不改变其形状和大小.热处理是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机件寿命,节约金属材料,所以,重要机件都要经过热处理. (提问:前面学过的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手段—固溶强化) 热处理工艺曲线: 各种热处理都可以用温度—时间的坐标图形表示.
应用广泛:机械制造业中70%零件需热处理.汽车 拖拉机 制造业70~80% 量具 刃具 模具 滚动轴承等100% 二 目的 1 冶金 锻 铸 焊毛坯或成品,消除缺陷,改善工艺性能.为后续加工(如机加)做好组织,性能,准备. 退火 正火 2 是钢件的机械性能提高,达到钢件的最终使用性能指标,以满足机械零件或工具使用性能要求. 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 化学处理 l 依据:状态图 §2 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一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1 临界温度: 状态图上 A1 : 共析线(P-A) 临界温度: A3 : A析出F(F-A) 极缓慢冷却 Acm : A 析出Fe
实际加热临界温度 Ac1 Ac3 A “过热” Accm
实际冷却临界温度 Ar1 P Ar3 A 析出F “过冷” Arcm 析出Fe
2组织转变 1) 共析钢: P(F+Fe (1) A晶核形成:F和Fe (因界面原子排列不规则,缺陷多,能量低) (2) A晶核长大:F晶格转变,Fe (3) 残余渗碳体的溶解:随保温时间加长, 残余Fe (4)A成分均匀化: A转变完成后,各处含C浓度不均匀,继续保温,C充分扩散,得到单一的均匀A 这个过程是A重结晶的过程. 2) 亚共析钢: F+P—Ac1—F+A—Ac3---A 3) 过共析钢: P+ Fe 二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室温时的机械性能不仅与加热,保温有关,与冷却过程也有关) 1 冷却方式 1) 连续冷却: 时加热到A的钢,在温度连续下降的过程中发生组织转变. 水冷 油冷 空冷(正火) 炉冷(退火) 2)
等温冷却: 使加热到A的钢,先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到Ar1线下某一温度,成为过冷A,保温,使A在等温下发生组织转变,转变完,再冷却到室温. 等温退火 等温淬火 2 共析钢冷却时的等温转变 以共析钢为例,进行一系列不同过冷度的等温冷却实验,可以测出过冷奥氏体在恒温下开始转变和转变终了的时间,画到”温度—时间”坐标系中,然后,把开始转变的时间和转变终了的时间分别连接起来,即得到共析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又叫C曲线. 1) 高温产物: Ar1 ~ 650~ 600~ l a)以上三种均为F+ Fe l b)由于过冷度从小到大,原子活动能力由强到弱,致使析出的渗 碳体和铁素体层片越来越来薄。 l c)珠光体层片越薄,塑变抗力越大,强,硬越大。 2)中温产物 550~ 350 ~ 3)低温转变产物: 230 ~ (由于温度低,原子活动能力低,晶格转变完成,但是,C原子不能从面心中扩散出来,仍留在体心中,形成过饱和α固溶体) ∵ 晶格严重畸形,∴ M硬↑ HRC65 塑 韧 →0 3 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可能发生几种转变,很复杂。 共析钢连续冷却,只有珠光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 珠光体转变区:三条线构成:开始,终了,终止线 冷却速度过“开始”“终了”线,组织为珠光体 冷却速度过“开始”“终止”线,组织为珠光体和马氏体 冷却速度不过珠光体区,则为M §3 钢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渗碳 渗氮
一 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钢的临界点,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在炉内或埋入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的组织,这种工艺叫— 目的: 1) 降低硬度—切削加工 2)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机械性能 3) 消除内应力—淬火准备 4) 提高塑性,韧性—冷冲压, 冷拉拔 1 完全退火: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 目的:通过完全重结晶,使锻,铸,焊件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同时可消除内应力,使A充分转变成正常的F和P. 应用: 亚共析钢 * 不能用于共析钢,∵在Accm以上缓冷,会析出网状渗碳体(Fe 2 不完全退火: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20~ 目的:使珠光体组织中的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粒状或球状,这种组织能将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做准备.减小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应用:共析钢,过共析钢(球化退火) 3 等温退火:将钢件加热到Ac 目的: 节省退火时间,得到更均匀的组织,性能. 应用: 合金工具钢,高合金钢 4 去应力退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约500~ (又叫低温退火) 目的:消除内应力 应用:铸,锻,焊 *不发生相变,重结晶 例子:杯裂 5 再结晶退火:将钢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150~ 目的: 发生再结晶,消除加工硬化. 应用: 冷扎,冷拉,冷压等 * 可能相变 6 扩散退火: 均匀化退火,高温进行 目的:消除偏析,应用:铸件 二 正火 钢件加热到Ac3(亚)或Accm(过共)以上30~ * 正火作用与退火相似,区别是正火冷速快,得到非平衡的珠光体组织,细化晶粒,效果好,能得到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组织. 与退火对比
实践表明:工件硬度HB170-230时,对切削有利 正火目的:1 提高机械性能 2 改善切削加工性 3 为淬火作组织准备—大晶粒易开裂 对于过共析钢,正火能减少二次渗碳体的析出,使其不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有利于缩短过共析钢的球化退火过程,经正火和球化退火的过共析钢有较高的韧性,淬火就不易开裂,用于生产过共析钢的工具的工艺路线: 锻造—正火—球化退火—切削加工—淬火, 回火—磨 低碳钢,正火代替退火,中C钢: 正火代调质(但晶粒不均) 三 淬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亚)或Ac1(过)以上30 目的:提高硬度,耐磨性 应用:工具,模具,量具,滚动轴承. 组织:马氏体.下贝氏体 淬火冷却:决定质量,理想冷却速度两头慢中间快.减少内应力. 1 常用淬火法: 1) 单液淬火(普通淬火):在一种淬火介质中连续冷却至室温.如碳钢水冷 缺点: 水冷,易变形,开裂. 油冷:易硬度不足,或不均 优点: 易作,易自动化. 2) 双液淬火:先在冷却能力较强的介质中冷却到 对于形状的碳钢件,先水冷,后空冷. 优点: 防低温时M相变开裂. 3) 分级淬火:工件加热后迅速投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冷却介质中,(如言浴火碱浴槽中)停2-5分(待表面与心部的温差减少后再取出)取出空冷. 应用:小尺寸件(如刀具淬火) 防变形,开裂 优点: 工艺理想,操作容易 缺点: ∵在盐浴中冷却,速度不够大 ∴只适合小件 4) 等温淬火:将加热后的钢件放入稍高于Ms温度的盐浴中保温足够时间, 使其发生下贝氏体转变,随后空冷. 应用: 形状复杂的小零件,硬度较高,韧性好,防变形,开裂. 例子:螺丝刀(T7钢制造) 用淬火+低温回火 HRC55, 韧性不够,扭10°时易断 如用等温淬火, HRC55~58 韧性好, 扭90°不断 等温淬火后如有残余A,需回火, A-F. 如没有残余A,不需回火 缺点:时间长
2 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 淬透性:钢在淬火时具有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淬硬性:在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达到的硬度,它的大小取决于淬火时溶解在奥氏体中的碳含量. 四 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消除淬火后因冷却快而产生的内应力,降低脆性,使其具有韧性,防止变形,开裂,调整机械性能.
1 低温回火:加热温度 150~ 组织: 回火马氏体—过饱和度小的α-固溶体,片状上分布细小ε-碳化物 目的: 消除内应力,硬度不降.HRC58~64 应用: 量具,刃具 低碳钢: 高塑性,韧性,较高强度配合 2 中温回火:加热温度 350~ 组织: 极细的球(粒)状Fe 目的:减少内应力,提高弹性,硬度略降. 应用:(0.45~0.9%)弹簧,模具 高强度结构钢 3 高温回火:500~ 组织: 回火索氏体—较细的球(粒)状Fe 目的: 消除内应力,较高韧性,硬度更低. 应用: 齿轮,曲轴,连杆等(受交变载荷) 淬火+高温回火---调质
五 表面淬火 表面层淬透到一定深度而中心部仍保持原状态. 应用:既受摩擦,又受交变,冲击载荷的件. 目的:提高表面的硬度,有利的残余应力. 提高表面耐磨性,疲劳强度 加热方法:1 火焰: 单间小批局部,质量不稳 2 感应加热: 质量不稳 六 化学热处理 工件放在某种化学介质中加热,保温,使化学元素渗入工件表面,改善工件表面性能. 应用: 受交变载荷,强烈磨损,或在腐蚀,高温等条件下工作的工件. 渗C: 表面成高碳钢,细针状高碳马氏体(0.85~1.05%),心部又有高韧性的受力较大的齿轮,轴类件 固体渗碳, 液体渗碳,气体渗碳(常用:渗碳剂如甲醇+丙酮 900~ 如: 低碳钢,表层:P+Fe 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 得到回火M(细小片状)+ Fe 表面含C: 0.85~1.05% 若表面含C低,得到低含C的回火M,硬度低 含C高,网状或大量块状渗C体,脆性↑ 渗N: 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疲劳强度↑ 温度: 500~ 优点: 氮化后不淬火,硬度高(>HV850),氮化层残余压应力,疲劳强度↑ 氮化物抗腐蚀. 温度低,变形小. 碳氮共渗: 硬度高,渗层较深,硬度变化平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较小的表面脆性.
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胡旭辉 13065807009
0574-87220315 87220319 87220519
传真:0574-87223781
|
电话:0574-87220315 87220319 87220519 13065807009
传真:0574-87223781
www.sunthaibearing.com web@sunthaibearing.com
【文字显示: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