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 三泰轴承搜索NEW
  • 网络合作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 中文版
  • English
热线电话:0574-87220319 87220519
web@sunthaibearing.com
  • 首页
  • 关于三泰
  • 产品中心
  • 新品开发
  • 电子样本
  • 轴承库存
  • 轴承标准
  • 技术资料
  • 行业资讯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轴承茶馆
全站:
关于三泰  About SUNTHAI
  • 企业简介
  • 企业理念
  • 品牌释义
  • 营销服务
产品分类  Product Classification
  • 导轨滚轮、导轨、滑块、直线轴承
  • 微型球轴承系列
  • 深沟球轴承系列
  • 滚针(滚轮滚针)轴承
  • 平面推力球轴承
  •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
  • 滚珠丝杠支撑轴承
  • 向心关节轴承
  • 调心球(调心滚子)轴承
  • 圆柱(圆锥)滚子轴承
  • 非标轴承
热门轴承产品
  • R4-2RS LFR5308-KDD LFR5308-NPP
  • MR52ZZ RMS11-UG RMS11-NR
  • RMS12ZZ RMS12-UG RMS13-UG
  • 深沟球轴承 6005ZZ 微型轴承 R10-2RS
  • 滚轮轴承库存 非标轴承库存
技术资料 Bearing Technology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轴承游隙综合知识(三泰轴承汇编)

游隙基本释义:

工业术语,用于通用配件中SUNTHAI轴承大类。是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之间的间隙量;是国家标准规定中重要的技术质量要求项目,也是重要的检查项目,还是轴承应用中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www.sunthaibearing.com  
内部游隙释义:

轴承的内部游隙与轴承的寿命、温繁荣昌盛、振动以及噪声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径向油隙和SUNTHAI轴承向油隙.径向油隙分为2、0、3、4、5五组,0组为基本游隙。

轴承原始游隙和工作游隙

滚动轴承能否发挥其正常功能绝大的程度是取决于能否达到合适的工作游隙。工作游隙是由安装前的原始径

向游隙所选择的公差配合和温度的影响所决定。

原始径向游隙

滚动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为:在安装之前不受径向力下内圈相对于外圈沿径向从一个极端位置到另一极端位置

的移动量。

RTL滚针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正常原始径向游隙C0是这样选择的,即根据尺寸表前的技术注解或前面所推荐的

轴和轴承座的公差极限及在正常的运转条件下可以达到正常功能的工作游隙。

在其它的装配条件和运转条件下,如轴承套圈的过盈配合,特殊的轴承温度等,所需的轴承原始径向游隙则与

正常的游隙不同。原始径向游隙与正常游隙不同的向心轴承,可利用表28所列的补充代号予以标明。

此补充代号(除C0以外)是加在轴承代号之后,或者与精度等级补充代号相组合。

表29中给出了各组轴承游隙的数值。RTL所提供的无内圈滚针轴承,其内接圆直径的公差带为F6。

  原始径向游隙为C2仅用于极特殊的情况,即较重的交变负荷和低速运转或作摆动的场合。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有

较大的热量产生,因此建议在轴承运转期间应对轴承进行监控。

    轴承原始径向游隙为C3和C4是用于套圈选用过盈配合的场合或内圈和外圈之间温度梯度较大时,特别是在使用

大轴承的情况下。

表28 原始径向游隙代号

代号

说      明

C2

说明原始径向游隙小于C0

C0

正常原始径向游隙

C3

原始径向游隙大于C0

C4

原始径向游隙大于C3

表29 滚针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

公称内径

原始径向游隙

d

C2

C0

C3

C4

超过Exceed

到To

最小Min.

最大Max.

最小Min.

最大Max.

最小Min.

最大Max.

最小Min.

最大Max.

-

24

24

30

0

0

25

25

20

20

45

45

35

35

60

60

50

50

75

75

30

40

50

40

50

65

5

5

10

30

35

40

25

30

40

50

60

70

45

50

60

70

80

90

60

70

80

85

100

110

65

80

100

80

100

120

10

15

15

45

50

55

40

50

50

75

85

90

65

75

85

100

110

125

90

105

125

125

140

165

120

140

160

140

160

180

15

20

25

60

70

75

60

70

75

105

120

125

100

115

120

145

165

170

145

165

170

190

215

220

180

200

225

200

225

250

35

45

45

90

105

110

90

105

110

145

165

175

140

160

170

195

220

235

195

220

235

250

285

300

250

280

315

280

315

355

55

55

65

125

130

145

125

130

145

195

205

225

190

200

225

260

275

305

260

275

305

330

350

385

355

400

450

400

450

500

100

110

110

190

210

220

190

210

220

280

310

330

280

310

330

370

410

440

370

410

440

460

510

550

  

工 作 游 隙

轴承的工作游隙定义为:在安装后,无负荷下轴沿径向相对于轴承外圈的移动量,工作游隙是原始径向游隙减

去由于过盈配合和热膨胀而引起的游隙变化量ΔS(以μm为单位)。

ΔS=ΔSP+ΔST    ................(44)

由于过盈配合引起的游隙减小量ΔSP可由公式(45)计算,由于热膨胀引起的游隙减小量ΔST可由公式(46)

计算。使用公式(46)时应注意其正负符号。

l    正常工作游隙

如果在正常工作负荷条件下,带内圈的轴承与选用表14和表15的公差带的轴承座和轴相配合,或者对无内圈的

轴承,选用表16的公差带的轴,则原始径向游隙为C0的轴承一般可以得到正常的工作游隙。

l    比正常工作游隙小的工作游隙

对滚动轴承来说,较小的工作游隙仅能用于特殊的场合,例如精密机床、测量仪器设备或随交变负荷的场合。

l    比正常工作游隙大的工作游隙

有较大工作游隙的轴承主要用于相对倾斜和轴弯曲的场合。

配合对工作游隙的影响

由过盈配合引起的原始径向游隙减小量ΔSP(μm)是由于内圈膨胀量Δd和外圈收缩量ΔD引起的。

ΔSP=Δd +ΔD ....................(45)

根据经验显示,理论上决定相配合零件的过盈量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其平均偏差,另一种方法是取靠近加

工面的偏差极限值,再加减公差带值的三分之一。其中必须再减去装配时表面间互相挤平的数值。尺寸变化的平均值

可由表30查出。

对薄壁轴承座和轻金属轴承座,其有效过盈量无法可靠地计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由安装试验来决定原始

径向游隙的减少量。

温度对工作游隙的影响

当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有较大温度梯度时,会使轴承工作游隙有相当大的变化。有时会因此而影响轴承的正常功

能。如取钢的热膨胀系数为α=0.000011(K-1),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温度差为Δ  ,则径向游隙变化量为ΔST(μm)为:

ΔST≈0.11.dM.Δ    .........................(46)

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温差Δ  可以使工作游隙减小或增大,因此在用公式(46)中的Δ  时必须注意其正负符号。

如果内圈温度比外圈温度高,Δ  取正值。如果外圈温度比内圈温度高,Δ  应取负值。

表30 由过盈配合引起的直径变动量

 

滚针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实心轴的内圈膨胀量

Δd≈0.9.U.

Δd≈0.8.U

外圈收缩量

ΔD≈0.8.U.

ΔD≈0.7.U


 

 

 

轴承的配合和游隙

7.1配合

   轴承安装时轴承内径与轴、外径与外壳的配合非常重要,当配合过松时,配合面会产生相对滑动称做蠕变。蠕变一旦产生会对磨损配合面,损伤轴或外壳,而且,磨损粉末会侵入轴承内部,造成发热、振动和破坏。

   过盈过大时,会导致外圈外径变小或内圈内径变大,会减小轴承内部游隙,另外,轴和外壳加工的几何精度也会影响轴承套圈的原有精度,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

7.1.1配合的选择

7.1.1.1负荷的性质与配合

   选择配合应根据轴承承受负荷的方向和内圈、外圈的旋转状况而定,一般参照表7.1。

表7.1 负荷的性质和配合

轴承旋转条件

图  例

负荷性质

配合方式

内圈:旋转
负圈:静止
负荷方向:固定

 

内圈旋转负荷
外圈静止负荷

内圈:采用静配合(过盈配合)
外圈:可用动配合(游隙配合)

内圈:静止
外圈:旋转
负荷方向:与外圈同时旋转

 

外圈:旋转
内圈:静止
负荷方向:固定

内圈静止负荷
外圈旋转负荷

内圈:可用动配合(游隙配合)
外圈:采用静配合(过盈配合)

内圈:静止
外圈:旋转
负荷方向:与内圈同时旋转

在负荷方向不确定,或负荷不平衡有振动的场所常选用内、外圈均为静配合

2)、推荐使用的配合

   为选择适合用途的配合,要考虑轴承负荷的性质、大小、温度条件、轴承的安装、拆卸各种条件因素。将轴承安装到薄壁外壳、空心轴的场合,过盈量需要比普通大;分离式外壳易使轴承外圈变形,因此外圈需要静配合的条件下应谨慎用;在振动大的场合,内圈、外圈应采取静配合。

   最一般的推荐配合,参照表7.2,表7.3

 

 

表7.2 向心轴承与轴的配合

 

条件

适用例

(参考)

轴径d(mm)

调心滚子轴承

备注

球轴

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自动调心

滚子轴承

外圈旋转负荷

需要内圈

在轴上易

于移动

静止轴

的车轮

所有尺寸

 

g6

精度有要求时,用g5、h5,大轴承并要求便于移动的场合也可用f 6

不需内圈

在轴上易

于移动

张紧轮

架、绳轮

h6

 内圈旋转或方向不定负荷

轻负荷:

0.06Cr以下的负荷

变动负荷

家电、泵、

鼓风机、搬运车、精密

机械、机床

18以下

—

—

Js5

精度有要求时用p5级,内径18mm

以下的精度球轴承使用h5。

18-100

40以下

—

Js6 (j6)

100-200

40-140

—

k6

—

140-200

—

m6

普通负荷:(0.06~0.13)Cr的负荷

部分中大型电动机涡轮机、泵、发动机主轴、齿轮传动装置、木工机械

18以下

—

—

Js5

单列圆锥滚子轴

承及单列向心推

力球轴承可以用

k6、m6代替k5、m5。

18-100

40以下

40以下

k5

100-140

40-100

40-65

m5

140-200

100-140

65-100

m6

200-280

140-200

100-140

n6

—

200-400

140-280

p6

—

—

280-500

r6

—

—

超过500

r7

重负荷:

0.13Cr的负荷或冲击负荷

铁道、产业车辆 电车主电动机

建筑机械

粉碎机

—

50-140

50-100

n6

需要大于普通游隙的轴承

—

140-200

100-140

p6

—

超过200

140-200

r6

—

—

200-500

r7

仅承受轴向负荷

各种轴承使用位置

所有尺寸

Js6

(j6)

—

 

 

表7.3 向心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

条件

适用例(参考)

外壳孔

公差

外圈的移动

备注

 

 

整体

型外

壳孔

 

 

 

外圈旋转负荷

薄壁轴承重负荷

汽车车轮(滚子轴承)起重机走行轮

P7

外圈不能向轴向方向移动

—

 

普通负荷、

重负荷

汽车车轮(球轴承)

振动筛

N7

 

轻负荷或变动负荷

传送带轮、滑车

张紧轮

M7

 

不定向负荷

 

 

大冲击负荷

电车的主机

 

普通负荷或

轻负荷

泵

曲轴的主轴

中大型电动机

K7

外圈原则上不能向轴向方向移动

外圈不需向轴向方向移动

 

整体型外壳孔或分离型外壳孔

普通负荷或

轻负荷

 

JS7(J7)

外圈可以向轴向移动

需要外圈可以向轴向方向移动

 

内圈旋转负荷

各类负荷

一般的轴承

铁道车辆的轴承箱

H7

 

外圈轴向方向移动容易

—

 

 

—

 

普通负荷或轻负荷

带座轴承

H8

 

整体型外壳

轴和内圈成为高温

造纸干燥机

G7

 

普通负荷、轻负荷,特别需要精密旋转

磨削主轴后部球轴承高速离心压缩机固定侧轴承

JS6(J6)

外圈可以轴向方向移动

—

 

不定向方向负荷

 

磨削主轴后部球轴承

高速离心压缩机固定侧轴承

K6

外圈原则上固定于轴向方向

负荷大时,适用比K大的

过盈量配合,特别要求高精度的情况下,须更进一步地按用途分别用小的允许差配合。

 

内圈旋转负荷

变动负荷,特别需要精密旋转和大刚性

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M6或

N6

外圈固定于轴向方向

 

要求无噪音运转

家用电器

H6

外圈向轴向方向移动

—

 

 

3)、轴、外壳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外壳精度不好的情况下,轴承受其影响,不能发挥所需性能。比如,安装部分挡肩如果精度不好,会产生内、外圈倾斜。在轴承负荷外,加上端部集中负荷,使轴承疲劳寿命下降,更严重的会成为保持架破损,烧结的原因。

   再者,外壳由于外部负荷而造成的变形大。需要能够充分支撑轴承的刚性,刚性愈高,对轴承噪音、负荷分布则愈有利。

  在一般使用条件下,车削终加工或精密镗床加工就可以。但是,对于旋转跳动、噪声要求严格的场合及负荷条件过于苛刻,则需采用磨削终加工。

  在整体外壳排列2个以上轴承时,外壳配合面要设计得能够加工穿孔。

  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轴、外壳的精度与光洁度可根据下表7.4。

  表7.4轴、外壳的精度与粗糙度

项目

轴承的等级

轴

外壳

圆度公差

0级、6级

 

5级、4级

IT3  ~  IT4 

2        2

IT3  ~   IT4 

2        2

IT4 ~   IT5

2        2

IT3  ~   IT4 

2        2

 

圆柱度公差

0级、6级

 

5级、4级

IT3  ~  IT4 

2        2

IT2  ~   IT3 

2        2

IT4  ~  IT5 

2        2

IT2 ~    IT3 

2        2

 

挡肩的跳动公差

0级、6级

5级、4级

IT3

IT3

IT3~IT4

IT3

配合面粗糙度

Ra (max)

小型轴承

大型轴承

3.2

6.3

6.3

12.5

 

7.2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如图1所示:

7.2.1轴承内部游隙

   所谓轴承内部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固定,然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以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在测量轴承的内部就游隙时,为使测量值稳定,一般在套圈上施加测试负荷。因此,测试值要比实际游隙值大,即多出一个施加测试负荷而产生的弹性变形量。轴承内部游隙的实际值根据表7.4。对上述弹性变形造成的游隙增加量加以修正。滚子轴承的弹性变形量可忽略不计。  

 

表7.4为消除测试负荷影响的径向游隙修正量(深沟球轴承)   单位:um

公称轴承内径d(mm)

测试负荷

(N)

游隙修正量

超过      到

C2

普通

C3

C4

C5

10(包括)18

24.5

49

147

3~4

4~5

6~8

4

5

8

4

6

9

4

6

9

4

6

9

 

 

                                  图1  轴承游隙

 

7.2.2轴承游隙的选择

   轴承的运转游隙,由于轴承配合以及内外圈温差的原因,一般要比初期游隙小。运转游隙与轴承的寿命、温升、振动以及噪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将其设定为最佳状态。

   从理论上讲,轴承在运转时,稍带负的运转游隙,则轴承的寿命最大。但要保持这一最佳游隙是非常困难的。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轴承的负游隙会相应增大,从而导致轴承寿命显著下降或产生发热。因此,一般将轴承的初期游隙定为略大于零。

 

  7.2.2.1 运转游隙的计算方法

   运转游隙可以从轴承的初期游隙和因为过盈所造成的游隙减少量,以及因外圈温度差而产生的游隙变化量求出。

   δeff =δ0—(δf+δt) …………(7.1)

δeff:运转游隙   mm

δ0:轴承游隙    mm

δf:过盈造成的游隙减少量   mm

δt:内外圈温度差所引起的游隙减少量   mm

(1)、过盈造成的游隙减少量

轴承采用静配合安装于轴或轴承箱上时,内圈膨胀,外圈收缩,导致轴承内部游隙减少。

内圈或外圈的膨胀或收缩量,因轴承形式,轴和轴承箱形状、尺寸及材料不同而不同,大致近似过盈量的70%~90%。

δf =(0.70~0.90)x Δdeff ………(7.2)式中,

δf :过盈造成的游隙减少量   mm

Δdeff :有效过盈量   mm

(2)、内、外圈温度差造成的游隙减少量

轴承运转时,一般外圈温度比内圈或滚动体温度低5~10℃。若轴承箱放热量大或轴连着热源,或空心轴内部有热流体流动,则内外圈温度差更大。该温度差造成的内外圈热膨胀量之差便成为游隙减少量。

δt =αx ΔT x D0 ……… (7.3)

δt :温度差造成的游隙减少量  mm  α:  轴承钢的线膨胀系数12.5 x 10-6/℃

ΔT:内外圈的温度差    ℃          D0:外圈的滚道直径     mm

 外圈滚道直径D0可用式(7.4)、(7.5)求出近似值。

对于球轴承及自动调心滚子轴承,

D0 =0.20(d+4.0D)………(7.4)

对于滚子轴承(自动调心滚子轴承除外),

D0 =0.25(d+3.0D)………(7.5)

式中,   d:轴承内径   mm

         D:轴承外径   mm

 

轴承游隙的选择标准

   从理论上讲,轴承在安定运转状态下,稍微有点负的运转游隙时,轴承寿命最大。但实际上要保持这一最佳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某种使用条件变化,则负游隙增大,从而招致轴承寿命显著下降或发热。因此,通常选择初期游隙时,要求运转游隙取为仅稍大于零。

   对于通常条件下使用的轴承,将采用普通负荷的配合,转速和温度正常时,只需选择相应的普通游隙,使可得到适宜的运转游隙。

   表7.5  非普通游隙适用举例

使用条件

适用场合

选用游隙

承受重负荷,冲击负荷,过盈量大

铁道车辆用车轴

C3

振动筛

C3、C4

承受不定向负荷,内外圈均采用静配合

铁道车辆牵引电机

C4

拖拉机、终减速机

C4

轴承或内圈受热

 

造纸机、烘干机

C3、C4

轧机辊道锟

C3

降低旋转振动与噪声

微型马达

C2

 

表7.6 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摘自GB/T4604—93)

公称轴承内径d (mm)

超过      到

C2

最小 最大

C0(普通)

最小 最大

C3

最小 最大

C4

最小 最大

C5

最小 最大

-                                2.5

2.5        6

6         10

0     6

0                  7

0     7

4                  1

1                  13

2                  13

10               20

8                  23

8     23

-     -

-     -

14    29

-     -

-     -

20    37

10        18

18        24

24        30

0                  9

0                  10

1     11

3                  18

5     20

5     20

11               25

13    28

13    28

18    33

20               36

23    41

25               45

28               48

30    53

30        40

40        50

50        65

1     11

1     11

1     15

6     20

6     23

8     28

15    33

18    36

23    43

28    46

30    51

38    61

40    64

45    73

55    90

65        80

80        100

100       120

1     15

1                  15

2                  18

10    30

12    36

15    41

25    51

30    58

36    66

46    71

53    84

61    97

65    105

75    120

90    140

120       140

140       160

160       180

2     23

2     23

2     25

18    48

18    53

20    61

41    81

46    91

53    102

71    114

81    130

91    147

105   160

120   180

135   200

 

  表7.7 自动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摘自GB/T4604—93)

公称轴承内径d(mm)

超过    到

圆柱孔轴承

C2

最小 最大

C0

最小 最大

C3

最小 最大

C4

最小 最大

C5

最小 最大

2.5    6

6     10

10    14

 

14    18

18    24

24    30

 

30    40

40    50

50    65

 

65    80

80    100

100   120

1   8

2   9

2   10

 

3   12

4   14

5   16

 

6   18

6   19

7   21

 

8   24

9   27

10  31

 5   15

 6   17

 6   19

 

8           21

10  23

11  24

 

 13  29

 14  31

 16  36

 

 18  40

 22  48

 25  56

 10  20

 12  25

 13  26

 

 15  28

17       30

19  35

 

23  40

25  44

30  50

 

35  60

42  70

50  83

 15  25

 19  33

 21  35

 

 23  37

 25  39

 29  46

 

 34  53

 37  57

 45  69

 

 54  83

 64  96

 75  114

 21  33

 27  42

 30  48

 

 32  50

 34  52

 40  58

 

 46  66

 50  71

 62  88

 

 76  108

 89  124

 105  145

 

  表7.8 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摘自GB/T4604—93)

公称轴承内径d(mm)

圆柱孔轴承的互换性游隙

C2

C0

C3

C4

C5

超过

到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

10

0

25

20

45

35

60

50

75

-

-

10

24

0

25

20

45

35

60

50

75

65

90

24

30

0

25

20

45

35

60

50

75

70

95

 

 

 

 

 

 

 

 

 

 

 

 

30

40

5

30

25

50

45

70

60

85

80

105

40

50

5

35

30

60

50

80

70

100

95

125

50

65

10

40

40

70

60

90

80

110

110

140

 

 

 

 

 

 

 

 

 

 

 

 

65

80

10

45

40

75

65

100

90

105

130

165

80

100

15

50

50

85

75

110

105

140

155

190

100

120

15

55

50

90

85

125

125

165

180

220

 

 

 

 

 

 

 

 

 

 

 

 

120

140

15

60

60

105

100

145

145

190

200

245

140

160

20

70

70

120

115

165

165

215

225

275

160

180

25

75

75

125

120

170

170

220

250

300

 

   

 

表7.10电机用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

深沟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内径d(mm)

游隙

备注

内径d(mm)

游隙

备注

CM

推荐配合

互换性CM

非互换性CM

推荐配合

超过

以下

最小

最大

轴

外壳孔

超过

以下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轴

外壳孔

~

18

4

11

js5

H6~7或js6~7

24

40

15

35

15

30

k5

Js6~7或K6~7

18

30

5

12

k5

40

50

20

40

20

35

m5

30

50

9

17

50

65

25

45

25

40

50

80

12

22

65

80

30

45

30

45

80

100

18

30

80

100

30

50

35

55

100

120

18

30

m5

100

120

35

65

35

60

n6

120

160

24

38

120

140

40

70

40

65


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的专业测量方法

测量该类轴承时-应使球落人沟底。


1.专用量仪测量用专用量仪测量时,专用测量仪的设计和使用应符合成套轴承径向游隙的定义。


(1)无载荷仪器测量法


  1)测量前,应根据轴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心轴,固定被测轴承的内圈于心轴上,

调整测量载荷(不大于5N)及测头位置;当仪器的各部分均处于正常状态时,仪器校准后,即可进行测量。


  2)测量时,使被测轴承处于正常测量位置,旋转内圈,进行动态测量,从仪表上读出游隙值。

 

(2)有载荷仪器测量法


   1)测量前,根据轴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压紧顶杆、心轴及测量仪表,并安装到仪器上;

将轴承固定在心轴上,调整测量载荷值及测头位置;当仪器各部分均处于正常状态时,校准后,即可进行测量。


(2)测量时,将轴承内圈端面压紧,均匀交替施加测量载荷,使轴承套圈沿载荷方向移动,即可从仪表上读出轴承的游隙值.

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www.sunthaibearing.com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www.sunthaibearing.com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www.sunthaibearing.com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www.sunthaibearing.com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www.sunthaibearing.com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www.sunthaibearing.com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轴承游隙的定义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www.sunthaibearing.com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规格值 (单位:um)

公称内径d MC1组 MC2组 MC3组 MC4组 MC5组 MC6组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0~9 0 5 3 8 5 10 8 13 13 20 20 28
公称内径d
C2组 EMQ组
C0组
C3组 C4组 C5组
0~10 0 7 4 11 2 13 8 23 14 29 20 37
10~18 0 9 4 11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24 0 10 5 12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30 1 11 5 12 5 20 13 28 23 41 30 53

轴承游隙的选择

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www.sunthaibearing.com  
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轴承游隙代号

/C1——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1组,游隙小于2组。
/C2——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2组,游隙小于0组。
/C0——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0组,代号中省略,不表示。
/C3——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3组,游隙大于0组。
/C4——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4组,游隙大于3组。
/C5——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5组,游隙大于4组。
当游隙代号与轴承公差级代号P4,P5或P6结合时,游隙代号C可省去。
例:P6+C2=P62
3) 特殊技术要求。
/Q——最佳内部几何结构和表面粗糙度(用于圆锥滚子轴承)。
/Q66——振动水准小于普通级标准,振动峰值小于普通级标准。
/QE5——符合电机用特别标准,尺寸及旋转精度达P6.极低噪音。
/QE6——符合电机用标准,低噪音。www.sunthaibearing.com  

NSK轴承游隙后置代号

摘  要:针对PFCK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转子轴承过热的问题,指出轴承径向游隙选用不当是造成发热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计算并选择合理的游隙,妥善解决了轴承发热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径向游隙;轴承;破碎机;选配www.sunthaibearing.com  

    我公司焦化备煤系统改造工程,选用两台PFCK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安装试车过程中,出现轴承过热现象,设备无法按期投产。
    破碎机转子两轴承座间距为2 620mm,主传动端轴承固定,另一端可自由浮动。轴承为3548K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采用合成锂基润滑脂润滑。
    
一、轴承过热原因分析
    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主要靠冲击破碎物料。物料进入破碎机中,遇到高速回转的锤头,被破碎并从锤头获得动能,以高速冲向机体内反击板,物料相互撞击。此时破碎机转子处于大冲击、重负荷、灰尘多、温度高的工作环境,并产生轴向推力;另外,转子热膨胀,轴承受到一个附加的轴向力。为防止轴承振动,轴承座与轴承外环为过盈配合,在径向造成轴承的原始间隙减小。轴承工作时,内圈温度高于外圈,膨胀量大,也使径向间隙减少,产生大量摩擦热,引起轴承振动发热,直至烧损。www.sunthaibearing.com  
   
二、径向游隙的选配
    游隙对轴承寿命影响很大,游隙过大导致轴承内部承载区域减少,运动精度下降,振动和噪声增大,使用寿命缩短;游隙过小,会引起发热、温升,甚至导致轴承咬死。合理的游隙应在原始游隙的基础上,考虑因配合、内外圈温差以及负载等因素引起的游隙变化,使工作游隙接近于最佳状态,即δ0=δP+δ△t+δH
式中:δ0一轴承在安装前自由状态下的径向间隙;www.sunthaibearing.com  
      δP一轴承在装配后的径向游隙;
      △t—轴承工作时,因内外圈温差而导致游隙的减少量;
      δH—轴承与轴和外壳配合时导致游隙的减少量。
    已知3548K轴承外径D=440mm,内径d=240mm,内外圈温差△t=5~20℃。线膨胀系数α=11×10-6,轴承安装时过盈量H=0.023mm,装配后径向游隙为0.15mm。
    则δP=0.15mmwww.sunthaibearing.com  
     △t =δ△tα (d+D)/2=20×11×10-6(240+440)/2=0.074mm
     δH =0.7H=0.7×0.023=0.016 1mm
      δ0=δP+δ△t+δH=0.15+0.074+0.016 1=0.240 lmm
    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轴承原始径向游隙大于0.24mm即可满足运转要求。因3548K轴承属非调整式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其在制造时已按不同组级留有规定范围的径向游隙,用户可根据使用条件选择游隙等级和配合,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径向游隙的调整。根据上述分析选用第3辅助组原始游隙,即240~320μm,即可保证轴承正常运转。
   
三、应注意的问题
    1.为散热,端盖处润滑脂不可过多,可适当去掉轴承盖两内侧的润滑脂,以利散热。
    2.润滑脂必须保证质量,不得有杂质。www.sunthaibearing.com  
    3.更换轴承时,应采用油浴加热法拆装,油温不得超过120℃。
    更换径向游隙为第3辅助级轴承后重新试车,两台破碎机轴承振动正常,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第二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2]冶金机械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M].冶金工业出版社.

NSK轴承游隙后置代号

C1——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2游隙小。www.sunthaibearing.com  
C2——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
CN(省略)——向心轴承径向标准游隙。
C3——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4——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3游隙大。
C5——向心
NSK轴承径向游隙,比C4游隙大。
CC1——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2游隙小。
CC2——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www.sunthaibearing.com  
CC——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标准游隙。
CC3——
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C4——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3游隙大。
CC5——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4游隙大。
MC1——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2游隙小。
MC2——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3游隙小。www.sunthaibearing.com  
MC3——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
MC4——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3游隙大。
MC5——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4游隙大。
MC6——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5游隙大。
CM——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CT——电机用圆柱滚子
NSK进口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承游隙的种类及影响

游隙可分以下几类:轴承内部游隙是指一个轴承圈相对于另一个轴承圈径向移动的总距离(径向内部游隙)或轴向移动的总距离(轴向内部游隙)。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 选择游隙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轴承的工作条件,如转速、温度、载荷等;对轴承的性能要求,如旋转精度、摩擦力矩、振动、噪声;轴承内圈和外圈与轴、外壳配合时过盈时导致的轴承游隙减小;轴承工作时,因内外圈温度差导致的轴承游隙减小;因轴与外壳材料的鼓胀系数不同,引起的轴承游隙减小或增大。 游隙值根据大小分三组,一组是基本组(或者叫普通组)、小游隙组(C2)、大游隙组(C3、C4)。日本的NSK、NTN等品牌还有专门的CM组(电机专用游隙)。 另补充一点日常应用的举例:                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择基本组;               大游隙组适用于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较大、或者内外圈温度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者需要改善调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               小游隙组适用于较向的旋转精度、需要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要减小振动和噪音的场合www.sunthaibearing.com  

轴承游隙的选择原则

一、游隙的选择原则:
    1、    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
球轴承
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www.sunthaibearing.com  
    2、    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
    1、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    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    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 – G*   △d 为
    名义过盈量 ,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 – G*   △D 为
    名义过盈量 ,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
    (1): 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 △Dy * [F(D) – 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 △Dy * [F(D) – 0.25 ]
    注:
    △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 — 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 轴承宽度(mm)。
     d1 -- 空心轴内径(mm)。
    △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www.sunthaibearing.com  
     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 温度的影响
    △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 Гb 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 
    De 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 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 为环境温度。
    T0 为轴承外圈温度,Ti 轴承内圈温度。www.sunthaibearing.com  
    四、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
    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
    因径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记。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
    其中 fe 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 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 为钢球直径。

    滚动轴承游隙选择

游隙是滚动轴承能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选择适当的游隙,可使载荷在

          

轴承滚动体之间合理分布;可限制轴(或外壳)的轴向和径向位移,保证轴的旋转精度;能使轴承在规定

        

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减少振动和噪声,有利于提高轴承的寿命。因此。在选用轴承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轴

      www.sunthaibearing.com  

承游隙。

    

选择轴承游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轴承的工作条件,如载荷、温度、转速等;

    

2.      对轴承使用性能的要求(旋转精度、摩擦力矩、振动、噪声);

  

3.      轴承与轴和外壳孔为过盈配合时导致轴承游隙减小;

    

4.      轴承工作时,内外套圈的温度差导致轴承游隙减小; www.sunthaibearing.com  

   

5.      因轴和外壳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轴承游隙减小或增大。

      

根据使用经验,球轴承最适宜的工作游隙为近于零;滚子轴承应保持有少量的工作游隙。在要求支承刚性

                 

良好的部件中,轴承允许有一定数值

   

的预紧力。这里特别指出,所谓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在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还有一种游隙叫原始游隙,

           

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原始游隙大于安装游隙。我们对游隙的选择,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工作游隙。

   

国家标准规定的游隙值分为三组:有基本组(0组)、小游隙辅助组(1、2组)和大游隙辅助组(3、4、5组)。

           

选择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用基本组,便可使轴承得到合适的工作游隙。当基本组不能满足使用要

          

求时,则应选用辅助组游隙。大游隙辅助组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内外圈温差较大,深

             

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心及要求提高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小游隙

        

辅助组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旋转精度、需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减少振动和噪声的场合。

            

各类轴承的径向游隙见国家标准的规定。www.sunthaibearing.com  

        

1.      公差等级选择

    

轴承的公等级,主要是根据轴对支承的旋转精度要求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例如具有大啮合公差的

           

正齿轮减速器,可用PO级轴承,但某些对旋转精度有严格要求或转速很高的轴,如高精度、小跳动的

      

机床主轴则选用高于PO级的轴承。

     

采用公差等级高的轴承时,其轴的外壳的制造公差应与轴承公差等级相适应,并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刚度。

                   

用实例,供参考。

    www.sunthaibearing.com  

2.      寿命和可靠性的计算

    

要求的使用寿命L是按照期望设备能工作的总累计时间来确定的,常用单位是工作小时数,寿命的计算也可用轴承

          

总的转数表示,在计算使用寿命过程中,各种工作状态都必须考虑。设备工作是八小时一班制或工作日制?它是否

               

整天连续使用?它是否频繁启停或一旦启动就长期工作?维修费用、概率寿命及报废也必须加以考虑,是设备长期

      

使用后更换还是定期修理(包括更换轴承)费用上更节省?当然,在决定所要求的寿命L时,轴承的可靠性是一个主

           

要考虑因素,在轴承工业中标准的可靠性水平通常规定为90%,那就是说,以大量在相同应用场合下工作的轴承中,

                       

有90%的轴承在达到所选定的轴承工作寿命(L 寿命)时仍保持完好,如果要求失效率低,则要求的寿命L需加修正。

   

提高轴承可靠性,使其比90%的可靠性更高,可用降低10%失效率标准轴承的使用寿命来解决。换言之,如果想获得更

         

高的可靠性,标准轴承的寿命必须降低。例如:对一个可靠性为96%的轴承,必须定义轴承寿命为L ,而不是L 。在不

          

增大轴承尺寸的情况下,你必须把原L 轴承寿命降低。在后面我们将给出给定轴承的设计动态承载能力,它是速度、

            

轴承实际载荷及设计寿命的函数。在给定的应用场合下,速度和实际载荷是给定的,因此动态了载能力是设计寿命的

                

函数。为了把可靠性提高到96%,你可加大轴承的外形尺寸,从而达到工作可靠性为90%时的同样水平,也就是说你

    

可以提高其动态承载能力,使它高于90%的可靠性所需要的值,这就需选择一个更大的轴承。

                         

这里L 是标准10%失效的轴承寿命,在左边一栏里,是要求的可靠性失效率,横向以相应读出修正百分比,这是标准L

           

寿命的百分比,它在要求提高轴承可靠性时十分有用。

       

例如,如果你要求轴承的居载能力失效率为4%,工作寿命超过1000小时,为实现这些要求,表上给出的寿命修正百分

          

比为正常L 轴承寿命的53%。用所要求的寿命除以修正百分比,这样可得L 为: 1000/0。53=1887 (h)

                  

这个结果表明:为得到96%可靠性所要求1000小时寿命,对应90%可靠性的轴承寿命把它引入动态承载能力方程用以计

        

算轴承尺寸是有价值的。载荷和当量载荷的计算假设作用在滚动体表面的力均布,则C值可算得。但是,在动力传输

           

设备中,不同轴度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轴承选择中,你必须加以补偿。

         

提供了几种轴承类型允许的不同轴度。如果不超过允许值,则对此不需加以修正。

        

允许的(无性能恶化)不同轴度www.sunthaibearing.com  

               

虽然每种类型的轴承对不同轴度有一组基本的修正系数,但生产厂家各自的设计特性也起着重要作用,你必须考虑这

     

些特性。通常,生产厂家的样本上列出了他们产品的这些系数。

       

   外形限制www.sunthaibearing.com  

         

对要求的额定载荷一旦确定了最终值,你必须考虑轴承安装所需的外形尺寸,包括这里所考虑的轴承的安装及固定。

         

以及与具有所要求额定载荷的轴承匹配的轴的尺寸大小。这些因素有助于确定轴承结构和尺寸,还可以排除某些轴

     

承类型。在某些场合,由于空间的限制甚至在额定载荷确定之前就排除了选择的余地。

           

例如,如果轴承外形非常窄,球轴承是可在此工作的唯一类型。或者,如果必须使用直径非常小的轴承箱,你就需

         

在同一轴上安装两个或更多的滚子轴承才能达到足够的额定载荷。

            

当轴的尺寸与要求的轴承额定载荷相衡量有很大差异时,出现了另一种常见的矛盾。如果轴大但载荷轻,即使要求

               

的额定载荷很小,但也得提出一个昂贵的,高额定载荷的大型轴承,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与轴承厂家接触,以便提

                       

出一个最经济有效的解决办法。


轴承的内部游隙
轴承的内部游隙

内部游隙和规格值

所谓内部游隙是轴承外轮、内轮、钢球间的游隙量。一般固定内轮把外轮上下方向运动时的运动量称为径向游隙,左右方向运动时的运动量称为轴向游隙。在轴承运转中,内部游隙的大小是左右振动、发热、疲劳寿命等性能的主要因素。
深沟球轴承用普通径向内部游隙表示,在实际测定中,为了得到稳定的测定值,加上了规定的负载,因轴承的弹性变形,此时的测定值比实际值大,所以经过修正可求得真正的游隙。

●小孔径轴承、微型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 (单位:um)
游隙记号 MC1 MC2 MC3 MC4 MC5 MC6
游隙 最小 0 3 5 8 13 20
最大 5 8 10 13 20 28
备注: 1.标准的游隙是MC3。
  2.在用测定游隙时,用下表的修正量修正。
(单位:um)
游隙记号 MC1 MC2 MC3 MC4 MC5 MC6
修正量 1 1 1 1 2 2
备注: 另外,测定负荷如下
微型轴承时····2.5N(0.25kgf)
小孔径轴承时···4.4N(0.45kgf)

●一般深沟球轴承的径向内部游隙 (单位:um)
轴承公称内径d(mm) 径向内部游隙
C2 C0 C3 C4 C5
以上 以下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2.5 6 0 7 2 13 8 23 14 29 20 37
6 10 0 7 2 13 8 23 14 29 20 37
10 18 0 9 3 18 11 25 18 33 25 45
18 24 0 10 5 20 13 28 20 36 28 48
24 30 1 11 5 20 13 28 23 41 30 53
30 40 1 11 6 20 15 33 28 46 40 64
40 50 1 11 6 23 18 36 30 51 45 73
50 65 1 15 8 28 23 43 38 61 55 90
65 80 1 15 10 30 25 51 46 71 65 105

轴承公称内径d(mm) 测定负荷 游隙的修正量
C2 C0 C3 C4 C5
以上 以下 N (kgf) 最小 最大 通用 通用 通用 通用
2.5 18 24.5(2.6) 3 4 4 4 4 4
18 50 49(5) 4 5 6 6 6 6
50 80 147(15) 6 8 8 9 9 9
备注: 1.标准的游隙是C0。
2.在用测定游隙时,用上表的修正量修正。
3.C2游隙的修正值因最大与最小不同,注意不要误用。


径向内部游隙和轴向内部游隙的关系

轴向内部游隙由钢球直径、内外轮沟道半径、径向内部游隙的值决定,是普通径向游隙的10倍左右。作为想减小安装后的轴向内部游隙,选择小的径向游隙和大的过盈量配合是危险的。



△a=2*(△ r*(ro+ri-Da))0.5
△a=轴向内部游隙(mm)  
△r=径向内部游隙(mm)  
Da=钢球直径(mm)  
ro=外轮沟道半径(mm)  
ri=内轮沟道半径(mm)

1、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www.sunthaibearing.com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

注:

△j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www.sunthaibearing.com  

d1 --空心轴内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温度的影响

△T =Гb * [De * ( T0–Ta )–di * ( Ti–Ta)]

其中Гb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

De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为环境温度。

T0为轴承外圈温度,Ti轴承内圈温度。www.sunthaibearing.com  

轴承游隙率与配套仪的应用

一、 必须十分重视提高轴承游隙合格率的重要性
     轴承配套时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是径向游隙。径向游隙系指内、外圈沟道与滚动体在直径方向的总间隙。
     因此,轴承游隙不仅是鉴定合格的成品零件配套后成品轴承是否合格的一个主要参数,同时也是轴承能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游隙值不符合技术标准,将会影响负荷在滚动体之间的合理分布,轴承的旋转精度、振动值、寿命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和保证轴承的游隙合格率,无疑十分重要。
     二、 分析径向合格率的因果关系
     产品质量在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寻找原因。利用因果分析形式,我们来针对径向游隙偏合格率偏低情况作一剖析。
     影响轴承游隙质量有五大因素。若暂不考虑材料和环境因素,可主要分析检测仪器、工艺方法及人员素质三者对轴承游隙质量的影响,以往轴承内、外圈与钢球的配套方法是将内,外圈沟道的直径偏差用仪器分选好,并根据标准游隙计算出某一内圈沟道直径尺寸值与某一外圈沟道直径尺寸值,然后选择相应尺寸铜球,三者装配后,用轴向游隙检查仪测试轴向游隙上下极限值,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三者再重新选配。至于轴承的径向游隙值是用轴向游隙 值来进行得知,这是很难保证准确性的。因为测得的轴向游隙值只是上下极限值,而上下极限值又因沟道曲率大小和各人的手法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用这种方法选配出来的轴承其径向合格率是不稳定的。时高时低,返工次数较频繁,不能确得产品的游隙质量。
     三、 应用配套仪,提高径向游隙合格率
     在确保轴承零件的加工质量和保证测试仪器的示值准确的前提下,运用轴承内、外圈专用配套仪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合理配套,是提高轴承径向游隙合格率的有效方法:www.sunthaibearing.com  
     1、 配套仪配套原理
     在装配轴承过程中,轴承的游隙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向心球轴承的径向的游隙偏差公式是:
     U=X-Y-2Z
     或X-Y=U+2Z
     式中U=向心球轴承无负荷时的径向游隙,um
     X=外沟直径偏差,um
     Y=内沟直径偏差, um
     Z=钢球直径偏差, um
     公式中的U值可以从国家标准中查阅,Z值在钢球检查中已经标出。用配套仪配套的任务就是在轴承内、外圈尺寸分选后,用配套仪一次性测出(x-y)值,再选配适当尺寸的钢球进行装配后,径向游隙值再用径向游隙仪进行检查。
     2、 配套方法
     首先用轴承内、外沟径尺寸标准件校对配套仪。因为配套仪是采用两点比较法测量的,所以校对仪器需要两个标准件即内圈、外圈沟径标准件。配套仪装有三个千分表,左右两个千分表分别反映内、外沟直径偏差,中间一个千分表一次性反映出(x-y)的数值。
     例如:外圈标准件沟道的实际直径偏差为+8 um,内圈标准件沟道的实际直径偏差为-5um,则x-y=+8-(-5)=13um。
     校准时,将内外沟道径标准件同对准各自的计量点,配套仪中间一只千分表的指针应指在+13 um的位置,证明仪器已经校对好。 反之,千分表指针未指在+13 um位置,就需要重新调整仪器。
     由于在配套前已将内、外沟径尺寸分选好,所以配套仪左右两边的千分表可以省去不用,只需中间一只千分表反映(x-y)的数值就可以选配一定尺寸的钢球。这样配出的轴承径向游隙值符合高标准要求。
     需提醒的是,在内、外圈配套过程中,要坚持勤用标准件校对仪器,防止跑表,否则,测出的(X-Y数值就不准确,配出的轴承游隙值就会有误。在应用效果上,推广配套仪的使用,合格率可达98-100%.www.sunthaibearing.com  

“国家对轴承游隙的规定”的详细说明
  • 国家标准规定的游隙值分为三组:有基本组(0组)、小游隙辅助组(1、2组)和大游隙辅助组(3、4、5组)。选择时,在正 常工作条件下,
    宜优先选用基本组,便可使轴承得到合适的工作游隙。当基本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应选用辅助组游隙。大游隙辅助组适用于轴承与轴和
    外壳孔 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内外圈温差较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心及要求提高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
    矩等场合;小游隙辅助组适用 于要求较高的旋转精度、需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减少振动和噪声的场合。
    各类轴承的径向游隙见国家标准的规定(附表)。
    常用轴承游隙表
    轴承内部的轴向间隙可以借助移动外圈的轴向位置来实现。www.sunthaibearing.com  
    1 调整垫片法:
    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填放一组软材料(软钢片或弹性纸)垫 片;调整时,先不放垫片装上轴承端盖,一面均匀地拧紧轴承端盖上的螺
    钉,一面用手转动轴,直到轴承滚动体与外圈接触而轴内部没有间隙为止;这时测量轴承端 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间隙,再加上轴承在正常工
    作时所需要的轴向间隙;这就是所需填放垫片的总厚度,然后把准备好的垫片填放在轴承端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 最后拧紧螺钉。
    2 调整螺栓法:
    把压圈压在轴承的外圈上,用调整螺栓加压;在加压调整之前,首先要测量调整螺栓的螺距,然后把调整螺栓慢 慢旋紧,直到轴承内部没有间
    隙为止,然后算出调整螺栓相应的旋转角。例如螺距为1.5mm,轴承正常运转所需要的间隙,那么调整螺栓所需要旋转角为 3600×0.15/
    l.5=360;这时把调整螺栓反转360,轴承就获得0.5mm的轴向间隙,然后用止动垫片加以固定即可。 

    轴承游隙的变化

由温度差引起的径向游隙减小
由温度的变化 ∆t[K]  引起未经调整轴承径向游隙的减少量 ∆Grt可用如下近似公试计算:

∆Grt=∆t*a*(d+D)/2 [mm]

式中 a--钢的线膨胀系数
d--轴承内径 [mm]
D--轴承外径 [mm]
当轴承有热量输入或输出时,它的径向间隙会有更大的改变,当通过轴传入热量或通过轴承座散热时,径向间隙就会减小。如果由轴承座传入热量或由轴散热,径向间隙就会加大。起动过程短,迅速达到工作转速的轴承,轴承套圈间的温度差比稳定状态时的温差大。为了避免FAG轴承有害的预载荷和变形,应使轴承缓慢起动或选择比工作温度下需要的理论游隙值更大的轴承游隙。

由过盈配合引起的径向游隙减小
轴承内圈滚道的扩张量可近似取为配合过盈量的80%,而外圈的收缩量可大致定为其过盈量的 70%(先决条件:实心钢轴,正常的钢制轴承座壁厚

轴承的游隙(C1,C2,C3,C4)介绍

游隙不同
C3——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MC3——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www.sunthaibearing.com  
详细如下:
C1——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2游隙小。
C2——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
CN(省略)——向心轴承径向标准游隙。
C3——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4——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3游隙大。
C5——向心轴承径向游隙,比C4游隙大。
CC1——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2游隙小。
CC2——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小。
CC——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标准游隙。
CC3——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标准游隙大。
CC4——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3游隙大。
CC5——圆柱滚子轴承(不可互换)径向游隙,比CC4游隙大。
MC1——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2游隙小。
MC2——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3游隙小。
MC3——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
MC4——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3游隙大。
MC5——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4游隙大。
MC6——小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比MC5游隙大。
CM——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CT——电机用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游隙的计算公式 轴承游隙

1、配合的影响

1) 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

2) 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

4) 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

6)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

注:

△j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内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温度的影响

△T =Гb * [De * ( T0–Ta )–di * ( Ti–Ta)]

其中Гb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

De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为环境温度。

T0为轴承外圈温度,Ti轴承内圈温度。

带锥孔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内隙 
  
孔径 径向内隙  www.sunthaibearing.com  
d C1 SPC2 C2 常规 C3 C4 C5 
以上 包括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mm μm 
  
- 24 - - - - 15 40 30 55 40 65 50 75 70 95 
24 30 15 25 25 35 20 45 35 60 45 70 55 80 75 100 
30 40 15 25 25 40 20 45 40 65 55 80 70 95 90 115 
                                
40 50 17 30 30 45 25 55 45 75 60 90 75 105 105 135 
50 65 20 35 35 50 30 60 50 80 70 100 90 120 125 155 
65 80 25 40 40 60 35 70 60 95 85 120 110 145 145 180 
                                
80 100 35 55 45 70 40 75 70 105 95 130 120 155 175 210 
100 120 40 60 50 80 50 90 90 130 115 155 140 180 200 240 
120 140 45 70 60 90 55 100 100 145 130 175 160 205 225 270 
                                
140 160 50 75 65 100 60 110 110 160 145 195 180 230 255 305 
160 180 55 85 75 110 75 125 125 175 160 210 195 245 280 330 
180 200 60 90 80 120 85 140 140 195 180 235 220 275 305 360 
                                
200 225 60 95 90 135 95 155 155 215 200 260 245 305 340 400 
225 250 65 100 100 150 105 170 170 235 220 285 270 335 375 440 
250 280 75 110 110 165 115 185 185 255 240 310 295 365 415 485 
                                
280 315 80 120 120 180 130 205 205 280 265 340 325 400 465 540 
315 355 90 135 135 200 145 225 225 305 290 370 355 435 515 595 
355 400 100 150 150 225 165 255 255 345 330 420 405 495 580 670 
                                
400 450 110 170 170 255 185 285 285 385 370 470 455 555 650 750 
450 500 120 190 190 285 205 315 315 425 410 520 505 615 720 830 
500 560 130 210 210 315 230 350 350 470 455 575 560 680 800 920 
                                
560 630 140 230 230 345 260 380 380 500 500 620 620 740 900 1 020 
630 710 160 260 260 390 295 435 435 575 565 705 695 835 1 005 1 145 
710 800 180 290 290 435 325 485 485 645 630 790 775 935 1 125 1 285 
                                
800 900 200 320 320 480 370 540 540 710 700 870 860 1 030 1 265 1 435 
900 1 000 - - 355 540 410 600 600 790 780 970 960 1 150 - - 
1 000 1 120 - - 395 600 455 665 665 875 865 1 075 1 065 1 275 - - 
                                
1 120 1 250 - - 440 670 490 730 730 970 960 1 200 1 200 1 440 - - 
1 250 1 400 - - 490 740 550 810 810 1070 1070 1 330 1 330 1 590 - - 
1 400 1 600 - - 560 840 640 920 920 1200 1200 1 480 1 480 1 760 - - 
                                
1 600 1 800 - - 630 950 700 1 020 1 020 1 340 1 340 1 660 1 660 1 980 - - 
1 800 2 000 - - 700 1 060 760 1 120 1 120 1 480 1 480 1 840 1 840 2 200 - -
2007-3-19 14:39:00

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NINGBO SUNTHAI BEARING COMPANY
总机电话/TEL:0574-87220315 87222422 87223344 87222434 87220319 87220519
销售电话/SALES TEL:0574-87220315 87222422(直拨)87222434 87223344 87220319   87220519(转分机)
采购部电话/TEL:0574-87221977
传真/FAX:0574-87223781
地址/ADD:宁波市丽园北路1728号--1736号
E-mail:web@sunthaibearing.com     轴承
网址/WEBSITE:www.sunthaibearing.com    www.sunthai.com.cn  
三泰特种非标轴承网: www.fbearing.com  

温度变化对滚动轴承游隙的影响

黄其圣 黄强先 胡鹏浩

摘要 滚动轴承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工作时,由于轴承内外套圈膨胀量的不等,引起游隙的变化。讨论了温度变化对滚动轴承游隙的影响。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游隙 温度

Abstract The play of the bearing will be changed when the rolling bearing run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varing temperature because there is different expansion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s of the bea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varing temperature on the play of the rolling bearing。
Keywords rolling bearing play temperature

  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强迫润滑冷却,则由于滚动体与滚道等处的摩擦,使轴承套圈的温度高于相邻零件的温度,从而使轴承的内圈膨胀,与轴的配合变松,而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变紧,由此引起轴承游隙的变化,影响轴承的旋转精度和承载能力,并破坏轴承正常的润滑条件。因此,研究滚动轴承的游隙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对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当轴承进入热平衡的稳定工作阶段后,轴承内部的温度与相邻件的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认为轴承周围的温度场是稳态的。本文即对稳态温度场条件下轴承的受温变形进行分析计算,并假定轴承内圈与空心轴颈配合。www.sunthaibearing.com  
  轴承套圈的变形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轴承套圈与轴及轴承座配合面上的压力产生,另一部分是由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下面分别介绍这两部分变形的计算。

1 配合面间压力产生的套圈变形量
  轴承的内外圈分别与轴及轴承座配合(图1),在配合面处,内圈承受内压力Pi(图2),外圈承受外压力P0(图3),将轴承内外圈视为厚壁圆筒,由文献[1]可得出Pi为

g0601.gif (2964 bytes) (1)

式中:Pi——轴承内圈承受的内压力,N/mm2;
   δ1——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时的过盈量,mm;
   E1、E2——轴与轴承套圈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
   μ1、μ2——轴与轴承套圈材料的泊桑系数;
   a——空心轴颈内孔的半径,mm;
   r1、R2——轴承内圈的内外半径,mm。
  当轴与轴承内圈的材料为钢时,可取E1=E2=E,μ1=μ2=μ,可将式(1)简化为

g0602.gif (1481 bytes) (2)

0601.gif (4245 bytes)

图1 滚动轴承的配合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P0为

g0603.gif (2663 bytes) (3)

式中:P0——轴承外圈承受的外压力,N/mm2;
   δ2——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配合时的过盈量,mm;
   E3——轴承座材料的弹性模量,N/mm2;
   μ3——轴承座材料的泊桑系数;
   r2、R2——分别为轴承外圈的内外半径,mm;
   b——轴承座外壳的半径,mm。

0602.gif (2886 bytes)

图2 内圈承受的压力Pi

0603.gif (3190 bytes)

图3 外圈承受的外压力

  当轴承座的材料也为钢时,可取E2=E3=E,μ2=μ3=μ,可将式(3)简化为

g0604.gif (1726 bytes) (4)

  在内压Pi作用下,内圈外表面的径向位移uR1由文献[2]可以求得

g0605.gif (1036 bytes) (5)

  在外压P0作用下,外圈内表面的径向位移ur2为

g0606.gif (1077 bytes) (6)

  由uR1与ur2所引起的游隙的减小量Δr1为

g0607.gif (441 bytes)

2 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套圈变形量
  轴的材料常为钢,而轴承座常用铸铁制造。钢与铸铁的线膨胀系数相差不大,因此可以将轴承的内圈与轴、外圈与轴承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为简化计算,不考虑轴承与轴及轴承座配合面间热阻的影响,并假定温度分布对称于套圈的轴线z,且与z轴无关,只与径向尺寸r有关,即t=t(r)。设套圈的两端面是自由的,则根据文献[3],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径向位移量uw1与uw2分别为

g0608.gif (4060 bytes) (7)
g0609.gif (3364 bytes) (8)

  以下考虑稳定热流问题。设与轴承配合的空心轴颈内壁的温度为t1,轴承内圈外壁的温度为t2,根据文献[3],任意半径处的温度t为

g0610.gif (931 bytes) (9)

式中:t1——空心轴颈内壁的温度,℃;
   t2——轴承内圈外壁的温度,℃。
  将式(9)代入式(7)可得

g0611.gif (1954 bytes) (10)

  设轴承外圈的温度为t′1,轴承座外壁的温度为t′2,则用同样的方法可得uw2为

g0612.gif (1613 bytes) (11)

  此外,温度升高时,滚动体的直径也会增大,致使游隙进一步减小。设滚动体工作温度为t′1与t2的平均值,则滚动体直径的变化量uw3为

g0613.gif (544 bytes) (12)

式中:d——滚动体的直径,mm。
  由式(10)~式(12)可得出因温升而引起的游隙变化量Δr2为

g0614.gif (3970 bytes) (13)

  粗略计算时可近似地取t′2=t′1及t1=t2,则式(13)可简化为

g0615.gif (798 bytes) (14)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不人为地冷却或不受外热的话,由于轴承外圈的表面积大,比内圈易散热,故外圈的温度比内圈的低(约低10~15℃),其热膨胀量比内圈小,致使轴承工作时的游隙比安装时小。

 

参考文献
1 华中工学院标准化与计量测试教研室.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黄其圣 黄强先 胡鹏浩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009)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 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操作方法与用塞尺检查径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轴向游隙应为
  c=λ/(2sinβ)
  式中c——轴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轴承锥角,(°)。
  (2)用千分表检查,用撬杠窜动轴使轴在两个极端位置时,千分表读数的差值即为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用估算法选择轴承游隙

 

 

精确计算所需原始游隙是很困难的。但可以根据估算由过盈引起的径向游隙缩减量来选择所需要的游隙组。 现介绍一种由FAG提供的由过盈引起的径向游隙缩减量的估算方法,对实心轴、空心轴以及厚壁外壳、薄壁外壳都适用。

www.sunthaibearing.com  
     滚动SUNTHAI轴承的原始径向游隙,因内圈滚道扩张和外圈滚道收缩而缩减。其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颈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实际有效过盈量Ad,、AD,是指具有过盈的配合件相互压入后,凸凹不平的配合表面被压平,名义过盈量△d、△D减小后的过盈量。表面越粗糙,被压平的尺寸越大。

www.sunthaibearing.com  
    SUNTHAI轴承内、外圈都是经淬火后精磨加工的,因此被压平的尺寸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与SUNTHAI轴承相配的轴颈或外壳孔配合表面被压平的尺寸G’,可根据表3-42按表面终加工的类别加以选取。在计算有效过盈量时,还应考虑名义过盈量的取值范围。一般加工中为避免废品,成品的尺寸大都集中在过端一侧。因此,名义过盈量取值时,应将配合零件的原公差带自过端压缩三分之一,故实际有效过盈量应为为轴承内圈与轴配合后的几何尺寸。为SUNTHAI轴承外圈与外壳孔配合后的几何尺寸。所列公式为计算径向游隙减少量的估算公式。

轴承的配合和轴承的游隙

 www.sunthaibearing.com  

轴承安装时轴承内径与轴、外径与外壳的配合非常重要,当配合过松时,配合面会产生相

 

对滑动,称做蠕变。   蠕变一旦产生会对磨损配合面,损伤轴或外壳,而且,磨损粉末会

 

侵入轴承内部,造成发热、振动和破坏。

 

 过盈过大时,会导致外圈外径变小或内圈内径变大,会减小轴承内部游隙,另外,轴和外

 

壳加工的几何精度也会影响轴承套圈的原有精度,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

4.1.1配合的选择

4.1.1.1负荷的性质与配合

 

  选择配合,根据轴承承受负荷的方向和内圈、外圈的旋转状况而定,一般参照表4.1。

表4.1 负荷的性质和配合

轴承旋转条件 图  例 负荷性质 配合方式

内圈:旋转

负圈:静止

负荷方向:固定    

内圈旋转负荷

外圈静止负荷  内圈:采用静配合(过盈配合)

外圈:可用动配合(游隙配合) 

内圈:静止

负圈:旋转

负荷方向:与外圈同时旋转    

内圈:旋转

负圈:静止

负荷方向:固定  

内圈静止负荷

外圈旋转负荷 内圈:可用动配合(游隙配合)

外圈:采用静配合(过盈配合) 

内圈:静止

负圈:旋转

负荷方向:与内圈同时旋转   

2)、推荐使用的配合

  为选择适合用途的配合,要考虑轴承负荷的性质、大小、温度条件、轴承的安装、拆卸各

种条件因素。将轴承安装到薄壁外壳、空心轴的场合,过盈量需要比普通大;分离式外壳

易使轴承外圈变形,因此外圈需要静配合的条件下应谨慎用;在振动大的场合,内圈、外

圈应采取静配合。

   最一般的推荐配合,参照表4.2,表4.3

表4.2 向心轴承与轴的配合

条件 适用例

(参考) 轴径(mm) 调心滚子轴承 备注

 球轴承 圆柱滚子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自动调心

滚子轴承  

圆柱孔轴承和轴

外圈旋转负荷 需要内圈

在轴上易

于移动 静止轴

的车轮 所有尺寸

 g6 精度有要求时,用g5、h5,大轴承并要求便于移动的场合也可用h6

 不需内圈

在轴上易

于移动 张紧轮

架、绳轮  h6 

内圈旋转或方向不定负荷 轻负荷0.06

Cr(1)以下的

负荷

变动负荷 家电、泵、

鼓风机、搬运车、精密

机械、机床 18以下 — — Js5 精度有要求时用

p5级,内径18mm

以下的精度球轴承使用h5。

   18-100 40以下 — Js6(j6) 

   100-200 40-140 — k6 

   — 140-200 — m6 

 普通负荷(0.06~0.13)Cr(1)的负荷 一般轴承部分中大型电动机涡轮机、泵、发动机主

轴、齿轮传动装置、木工机械 18以下 — — n6 单列圆锥滚子轴

承及单列向心推

力球轴承可以用

k6、m6代替k5、m5。

   18-100 40以下 40以下 p6 

   140-200 40-100 40-65 r6 

   200-280 100-140 65-100 r7 

—      140-200 100-140 n6

—       

—      200-400 140-280 p6 

 — 280-500 r6 

— 超过500 r7 

 重负荷(超过

0.13Cr(1))

的负荷或冲击负荷 铁道、产业车辆 电车

主电动机

建筑机械

粉碎机

 — 50-140 50-100 n6 需要大于普通游隙的轴承

   — 140-200 100-140 p6 

   — 超过200 140-200 r6 

   — — 200-500 r7 

仅承受轴向负荷 各种结构轴承部分的使用位置 所有尺寸 Js6

(j6) —

表4.3 向心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

条件 适用例(参考) 外壳孔

公差范

围等级 外圈的移动 备注

整体

型外

壳孔

 外圈旋转负荷 壁轴承重负荷 汽车车轮(滚子轴承)起重机走行轮 P7 外圈不能向轴向方向

移动 —

  普通负荷、

重负荷 汽车车轮(球轴承)

振动筛 N7  

  轻负荷或变动负荷 传送带轮、滑车

张紧轮 M7  

 不定向负荷

 大冲击负荷 电车的主机   

  普通负荷或

轻负荷 泵

曲轴的主轴

中大型电动机 K7 外圈原则上不能向轴向方向移动 外圈不需向轴向方向移动

整体型外壳孔或分离型外壳孔  普通负荷或

轻负荷    

    JS7(J7) 外圈可以向轴向移动 需要外圈可以向轴向方向移动

 内圈旋转负荷 各类负荷 一般的轴承部分

铁道车辆的轴承箱 H7 

外圈向轴向方向移动容易 —

 普通负荷或轻负荷 带座轴承 H8  

整体型外壳  轴和内圈成为高温 造纸干燥机 G7  

  普通负荷、轻负荷,特别需要精密旋转 磨削主轴后部球轴承高速离心压缩机固定侧轴承 

JS6(J6) 外圈可以向轴向方向移动 —

 不定向方向负荷     

磨削主轴后部球轴承

高速离心压缩机固定侧轴承 K6 外圈原则上固定于轴向方向 负荷的时,适用比K大的

过盈量配合,特别要求高精度的情况下,须更进一步地按用途分别用小的允许差配合。

 内圈旋转负荷 变动负荷,特别需要精密旋转和大刚性 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M6或

N6 外圈固定于轴向方向 

  要求无噪音运转 家用电器 H6 外圈向轴向方向移动 —

3)、轴、外壳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外壳精度不要好的情况下,轴承受其影响,不能发挥所需性能。比如,安装部分挡肩

如果精度不好,会产生内、外圈倾斜。在轴承负荷外,加上端部集中负荷,使轴承疲劳寿

命下降,更严重的会成为保持架破损,烧结的原因。

  再者,外壳由于外部负荷而造成的变形不大。需要能够充分支撑轴承的刚性,刚性愈高,

对轴承噪音、负荷分布则愈有利。

  在一般使用条件下,车削终加工或精密镗床加工就可以。但是,对于旋转跳动、噪声要求

严格的场合及负荷条件过于苛刻,则需采用磨削终加工。

  在整体外壳排列2个以上轴承时,外壳配合面要设计得能够加工穿孔。

  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轴、外壳的精度与光洁度可根据下表4.4。

  表4.4轴、外壳的精度与光洁度

项目 轴承的等级 轴 外壳

圆度公差 0级、6级5级、4级 IT3  ~  IT4  

2        2

IT3  ~   IT4  

2        2 IT4 ~   IT5 

2            2

IT3  ~   IT4  

2        2

圆柱度公差 0级、6级

5级、4级 IT3  ~  IT4  

2            2

IT2  ~   IT3  

2            2 IT4  ~  IT5  

2            2

IT2 ~    IT3  

2        2

挡肩的跳动公差 0级、6级

5级、4级 IT3

IT3 IT3~IT4

IT3

配合面光洁度

Rmax 小型轴承

大型轴承 3.2S

6.3S 6.3S

12.5S

4.2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如图1:

图1  轴承游隙

4.2.1轴承内部游隙

   所谓轴承内部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固定,然

后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以分为径向游隙和

轴向游隙。

   在测量轴承的内部就游隙时,为使测量值稳定,一般在套圈上施加测试负荷。因此,测

试值要比实际游隙值大,即多出一个施加测试负荷而产生的弹性变形量。轴承内部游隙的

实际值根据表4.5。对上述弹性变形造成的游隙增加量加以修正。滚子轴承的弹性变形量

可忽略不计。  

表4.5为消除测试负荷影响的径向游隙修正量(深沟球轴承)   单位:um

公称轴承内径d(mm) 测试负荷

(N) 游隙修正量

超过      到  C2 普通 C3 C4 C5

10(包括)18 24.5

49

147 3~4

4~5

6~8 4

5

8 4

6

9 4

69 4

6

9

4.2.2轴承游隙的选择

   轴承的运转游隙,由于轴承配合以及内外圈温差的原因,一般要比初期游隙小。运转游隙

与轴承的寿命、温升、振动以及噪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将其设定为最佳状态。

   从理论上讲,轴承在运转时,稍带负的运转游隙,则轴承的寿命最大。但要保持这一最佳

游隙是非常困难的。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轴承的负游隙会相应增大,从而导致轴承寿命显

著下降或产生发热。因此,一般将轴承的初期游隙定为略大于零。

图2:轴承径向游隙的变化

4.2.3轴承游隙的选择标准

   从理论上讲,轴承在安全运转状态下,稍微有点负的运转游隙时,轴承寿命最大。但实际

上要保持这一最佳状态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某种使用条件变化,则负游隙增大,从而招致轴承

寿命显著下降或发热。因此,通常选择初期游隙时,要求运转游隙取为仅稍大于零。

   对于通常条件下使用的轴承,将采用普通负荷的配合,转速和温度正常时,只需选择相应

的普通游隙,使可得到适宜的运转游隙。

   表4.6  非常普通游隙适用举例

使用条件 适用场合 选用游隙

承受重负荷,冲击负荷,过盈量大 铁道车辆用车轴 C3

 振动筛 C3、C4

承受不定向负荷,内外圈均采用静配合 铁道车辆牵引电机 C4

 拖拉机、终减速机 C4

轴承或内圈受热

 造纸机、烘干机 C3、C4

 轧机辊道锟 C3

降低旋转振动与噪声 微型马达 C2

调整游隙与控制轴的振动 机床主轴(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C9NA、C0NA

5、轴承的材料

5.1、轴承钢概述

滚动轴承的套圈和滚动体,反复承受高接触应力的同时还保持高精度旋转。因此,对轴承的

套圈、滚动体及保持架的材料、性能,主要要求如下:

                     滚动疲劳强度大

套圈、滚动           硬度高

体材料所要           耐磨耗性高         保持架材料

求的性能             尺寸稳定性好       所要求的性能

机械强度大

此外,还需要加工性好。根据用途不同,还有要求其耐冲击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好。一般

的滚动轴承套圈及滚动体都采用高碳铬轴承钢或渗碳钢。前者采用全淬火,表面和心部均可

硬化;后者只在表层渗碳淬火,只有表层是硬化层。套圈及滚动体的硬度一般为HRC58~

HRC65。

高碳铬轴承钢(GCr15)是滚动轴承的最佳材料,且应用范围广。渗碳钢多用铬钢(SCr)、

铬钼钢(SCM)以及镍铬钼钢(SNCM)等渗碳钢只在表层适当适当深度范围内渗碳,形成

硬化层,而中心部位硬度却较低。

非金属夹杂物多则引起疲劳龟裂,故非金属夹杂物越少,材料越清洁,滚动疲劳寿命则越长。

6、轴承使用中的预负荷、润滑和密封

6.1轴承的预负荷

   滚动轴承在多数场合,在运转状态下,应有适当的游隙使用。根据目的不同,也有在组装

轴承时,预先使轴承产生内部应力,以便让轴承带有负游隙来使用。这种使用方法称作预负

荷。一般适用于向心推力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将二个轴承成对使用,成为可以调整游隙

的轴承。

6.1.1预负荷的目的

   预负荷的主要目的及代表性例子如下。

   (1)、在正确地决定轴的径向方向及轴向方向的位置的同时,抑制轴的跳动。

         机床的主轴轴承、测量一起轴承。

  (2)、提高轴承的刚性。机床的主轴用轴承、汽车差动机构小齿轮用轴承。

  (3)、防止轴向方向振动及由于共振而造成的异音。

  (4)、抑制滚动体的旋转滑动、公转滑动及自转滑动。高速旋转向心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

  (5)、对于套圈,保持滚动体的正确位置。将推力球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用在水平轴时。

6.1.2预负荷的方法

   (1)、定位预负荷

定位预负荷是对置轴承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在使用中也不会改变的预负荷方法。其方法如下。

a、 为了实施预负荷将事先调整过宽度差或轴向游隙的组合轴承筋骨后使用的方法。

b、 使用调整过尺寸的衬垫、填隙片,以便给予轴承预负荷的方法。

c、 筋骨可以调整轴向方向游隙的螺杆、螺母后使用的方法。在这种场合,为了得到适当的

预负荷量,要一面测定起动摩擦力矩一面调整。所谓定压预负荷,是利用螺旋弹簧、碟形弹

簧,给予轴承适当的预负荷的方法。在使用中,轴承的相对位置即使有变化,预负荷量也可

以大致保持一致。

   (2)、定压预负荷

定压预负荷为使轴承在轴向预紧负荷在使用中保持不变的一种负荷方式,其预紧量可通过调

整卷簧、碟簧等的压缩量来实现。

6.2轴承的润滑

6.2.1滚动轴承的润滑目的是为了在轴承滚动面形成均匀的润滑油膜,从而减少轴承内部摩擦

及磨损,防止烧结。其主要作用如下:

(1)、减少摩擦及磨损。

在构成轴承的套圈、滚动体及保持器的想和接触部分,防止金属接触,减少摩擦、磨损。

(2)、延长疲劳寿命

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在旋转中,滚动接触面润滑良好,则延长。相反地,油粘度低,润滑油

膜厚度不好,则缩短。

(3)、排出摩擦热、冷却。

循环给油法可以用油排出摩擦发生的热,或由外部传来的热,冷却。防止轴承过热,防止润

滑油自身老化。

(4)、其他。

也有防止异物侵入轴承内部,或防止生锈、腐蚀的效果。

6.2.2润滑方法

   轴承的润滑方法,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为了使轴承很好地发挥轴承的有效机能,首先,

要选择适合使用条件、使用目的的润滑方法,如只考虑润滑效果,油润滑的润滑效果占优势。

但脂润滑有可以简化轴承周围结构的优点,使用也很广泛。近年来,使用润滑脂的密封结构

轴承也被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表6.1 油润滑与脂润滑利弊比较

项目 油润滑 脂润滑

  开式轴承 密封轴承

外壳结构密封装置 保养维修麻烦 可以简化 更简化

旋转速度 适用高速旋转 极限转速是油润滑的65~60% 

冷却作用 可以排除热量 无 无

润滑脂的更换 比较简单 较麻烦 不用更换

尘埃杂质的控制 较容易 困难 专业控制

泄露性 较容易 有泄露 不易泄露

6.2.3脂润滑

脂润滑可做到充填一次润滑脂后长时间不需补充,而且其密封装置的结构也较简单,因此使

用广泛。

  脂润滑有预先在密封型轴承中充填润滑脂的密封方式,以及在外壳内部充填适量润滑脂,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补充或更换的充填供脂方式。

此外,对有多处轴承需要润滑的机械,还采用管道连接至各润滑处的集中供脂方式。

1)润滑脂的充填量

外壳内的润滑脂充填量随外壳的结构和容积而有所不同,一般充填至容积的1/3-1/2为宜。  

充填量过多时,润滑脂因搅拌发热发生变质,老化和软化,应加以注意。

但用于低速轴承时,为防止异物侵入,有时也充填至容积的2/3-1。

2)润滑脂的补充与更换

润滑脂的补充与更换同润滑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使用清洁的

润滑脂,并注意防止外部异物的侵入。

补充的润滑脂应昼为同一品牌号的润滑脂。

补充润滑脂时,尤为重要的是应保证新润滑脂确实进到轴承内部

6.2.4油润滑

(1)、油浴法

油浴法是用于低速、中速旋转的一般润滑方法。油面原则是在最下位的滚动体中心。最好安

装油位表,以便于确认油面。

(2)、滴注供油法

滴注供油法多用语较高旋转的小型球轴承等。有贮藏在可视的 给油器中,滴下的油量,由上

部的螺丝来调节。

(3)、飞溅式供油法

飞溅式供油法是不直接将轴承浸入油中,利用周围的齿轮回转轮回产生的 飞溅来使轴承润滑

的方法。广泛使用于汽车的变速器、差动齿轮装置。

(4)、循环供油法

对于需要用油冷却轴承部分的告诉旋转,或周围温度很高的使用场合,多采用循环供油。

(5)、喷射供油法

喷射供油法多用于高速旋转用轴承。比如:喷气式发动机。对于同一油量,喷嘴根数多有利于

冷却效果好。因喷射供油法的用油量多,应该要注意减少油的搅拌阻力,加大排油口,强制

排油,以便有效地排热。

(6)、喷雾供油法

喷雾供油法是用空气使润滑油成无6状,喷到轴承上的润滑方法。起优点如下:

因润滑油量少,所以搅拌阻力小,适用于高速旋转;

从轴承内部很少漏油,所以,设备、制品的污染少;

可以经常提供新的润滑油、延长轴承的寿命;

因此,喷雾供油法用于机床的高速主轴、高速旋转泵、轧钢机辊颈用轴承的润滑。

(7)、油气供油法

6.3密封

 轴承室的密封装置是防止来自外部的尘埃、水分、金属粉末等有害物的侵入,防止轴承内的

润滑脂泄露。对任何运转条件,都必须始终起到密封防尘的目的。同时,可以是轴承拆卸、

装配、保养等顺利进行,须根据各种不同用途,结合润滑方法来选择适当的密封装置

   密封装置分为非接触式结构和接触式结构两种。非接触式结构不与轴接触,也没有摩擦部

分的密封装置,这种结构有细槽、甩油槽、曲路密封等几种形式,是利用离心力、小的游隙

起到密封的目的;接触式密封机构是用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毛毡等接触唇与轴接触起到密

封的作用。

7轴承的寿命 

    滚动轴承的寿命,是指轴承的疲劳寿命。就批量轴承而言,寿命是离散的,但寿命分布服

从参数韦布尔分布。把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定义为轴承寿命,也可以认为轴承的可靠性

为90%。因此,轴承可靠性越高,寿命越短,轴承寿命常用运转时间或旋转次数表示。 

 轴承寿命不能准确评定所有应用场合轴承的使用时间的长短,因此近年来对部分使用工况提

出了一些新的寿命评定方法,如噪音寿命、润滑寿命和精度寿命等。

轴承使用工况与寿命评定标准

寿命评定指标 轴承使用工况 举例

滚动疲劳寿命 载荷很大,轴承转速及环境温度高 摩托车变速箱轴承等

噪音寿命 载荷很小,但对低噪音性能要求高 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用低噪音轴承等

精度寿命 载荷很小,但转速很高 精密机床主轴承、航空发动机主轴承等

轴承径向游隙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轴承都要求最小的工作游隙,您必须根据条件选用合适的游隙。国标4604-93中,滚动轴承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