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动压轴承特性 |
|||||||||||||||||||||||||||||||||||||||||||||||||||||||||||||||||||||||||||||||||||||||||||||||||||||||||||||||||||||||||||||||||||||||||||||||||||||||||||||||||||||||||||||||||||||||||||||||||||||||||||||||||||||||||||||||||||||||||||||||||||||||||||||||||||||||||||||||||||||||||||||||||||||||||||||||||||||||||||||||||||||||||||||||||||||||||||||||||||||||||||||||||||||||||||||||||||||||||||||||||||||||||||||||||||||||||||||||||||||||||||||||||||||||||||||||||||||||||||||||||||||||||||||||||||||||||||||||||||||||||||||||||||||||||||||||||||||||||||||||||||||||||||||||||||||||||||||||||||
实验目的 1. 测出并绘制动压轴承油膜压力的周向分布曲线及轴向分布曲线,以验证其理论分布规律,并考察影响油膜压力分布的因素; 2. 计算实测“端泄”对轴承轴向压力分布的影响系数K值,看是否符合油膜压力沿轴向抛物线分布的规律; 3. 测定并绘制液体动压轴承摩擦特性曲线,并考察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 12.2 实验设备和工具 1. 滑动轴承试验台; 2. 重锤式拉力计; 1. 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 2. 计算机、打印机。 12.3 实验原理和方法 液体动压轴承是利用轴颈本身在回转时产生的泵油作用,将润滑油带入摩擦表面之间,建立起压力油膜,将两个摩擦表面分离开来,形成液体摩擦,从而避免两个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和磨损。液体摩擦的特性决定于所使用的润滑油的粘度,而与两个摩擦表面的材料无关。液体润滑是一种较理想的润滑状态。 根据雷诺方程可知油压的变化与润滑油的粘度、表面滑动速度及油膜厚度的变化有关。全部油膜压力的合力就是油膜的承载能力。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此承载力与外载荷相平衡。承载能力随粘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与轴颈的滑动速度成正比;轴承的压力分布如图12.1所示,在 图12.1 轴承的压力分布图 图12.2 轴承特性值 对于有限宽轴承,由于端泄的原因,使轴承两端压力为零,这将对轴承的承载能力有很大影响。端泄对油膜压力的轴向分布的影响系数K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F为承载量(N); 此外,轴承特性值 式中: 轴承试验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2.3所示。图中1为试验轴承箱,由联轴器与变速箱7相联接。液压箱6装在试验台底座9的内部。调速电机控制器12可改变调速电机的输出转速,速度范围为120~1200r/min。轴承供油压力用减压阀3调节,并由压力表2指示。加载油腔压力用溢流阀4控制,并由压力表5指示。10为油泵电机开关,11为主电机开关。总开关在试验台的正面(图12.3左侧)。 图12.3 轴承试验台的总体结构 图12.4 试验轴承箱的结构 试验轴承箱的结构如图12.4所示,其中1为试验轴承,它空套在主轴2上。试验轴承内径 箱体左侧安装了一只重锤式拉力计,其结构如图12.5所示。工作时吊钩1受力后,带动圆盘2与大齿轮6作回转,使小齿轮4及指针5转动,转动的角度数即表示拉力大小,由指针在表的刻度盘3上指示读数,重锤7与大齿轮同轴转动,从而改变力矩,与外加拉力矩相平衡。 主轴转速的变化除调节电机转速外,还可改变变速箱速比。当手柄倒向左方时,速比25/60的齿轮对工作,连同带传动速比(1:2.5),得主轴转速为电机转速的1/6;当手柄倒向右方时,速比60/25的齿轮对工作,主轴转速与电机转速相同。因此,主轴转速范围是20~1200r/min。 12.4 实验步骤和要求 1. 油膜压力分布的测定 (1) 开启油泵电机,使油泵工作。 (2) 调节溢流阀,使加载油腔压力在0.1Mpa(相当于1kgf/cm2)以下。 (3) 调节电机转速在最低速,并将变速手柄置于低速档。然后开启主电机,调节转速,使指针读数在100~200r/min之间。再将变速手柄置于高速档,调节主轴转速到800r/min左右。 (4) 施加载荷。调节溢流阀使加载油压达到 (5) 在8只压力表示值达到稳定后,依次记录其读数。第1只到第7只压力表的读数用于作油膜的周向压力分布图;第4只和第8只压力表的读数用于作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图,分别示例如图12.6(a)及(b)。在图(a)中,图上方各射线 图12.5 重锤式拉力计 图12.6 压力分布图及平均压力的求法 (6)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出轴承油膜沿周向7各点的压力及平均压力,作出油膜压力周向分布曲线;输入第4只和第8只压力表读数,打印出轴承油膜沿轴向各点的压力,作出油膜压力轴向分布曲线,与理论的抛物线分布规律作比较。 (7) 计算端泄对油膜压力轴向分布的影响系数K。按油膜压力轴向分布的规律,K值应近似等于0.7。可将实测值与此值作比较分布。 2. 摩擦特性曲线的测定 (1) 调节加载压力至 (2) 调节转速至800r/min。 (3) 移开测力杆的限位吊钩,将拉力计吊钩接于测力杆端部的吊环上。读出拉力计读数并记录。 (4) 依次调节转速至600、400、300、200、100、50及20r/min,每一种转速下均在拉力计上读出相应的读数,并记录。 (5) 测定加载油腔的回油温度作为进油温度t进的数值。 (6)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出各种转速下的轴承特性值 (7) 改变载荷,将加载油腔压力调节到0.2Mpa,重复上述第(2)~(6)步,比较并分析两次 (8) 卸去载荷,断电关机。 12.5 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1. 思考题 (1) 为什么油膜压力分布曲线会随转速的改变而改变? (2) 为什么摩擦系数会随转速的改变而改变? (3) 哪些因素会引起摩擦系数的测定误差? 2. 实验报告基本内容 (1) 填写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12:液体动压轴承特性实验报告
|
电话:0574-87220315 87220319 87220519 13065807009
传真:0574-87223781
www.sunthaibearing.com web@sunthaibearing.com
【文字显示: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