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行业国家标准:GB/T 1221—1992 耐热钢棒耐 |
耐 热 钢 棒 Heat—resisting steel bar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钢棒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尺寸不大于250mm的热轧、锻制耐热钢棒,其化学成分也适用于钢锭和钢坯。 2 引用标准 GB 222 钢的化学成分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 GB 228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 229 金属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 23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233 金属顶锻试验方法 GB 702 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704 热轧扁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705 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908 锻制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 1979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 2975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 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 6397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l0121 钢材塔形发纹磁粉检验方法 GB 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 YB 47 塔形车屑发纹检验方法 YB 201 结构钢锻制扁钢品种
3 分类 3.1 钢棒按使用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下列两类。钢棒的使用加工方法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切削加工用钢。 a. 压力加工用钢(热压力加工,顶锻及冷拔坯料); b. 切削加工用钢。 3.2 钢棒按组织特征分为奥氏体型、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型四类。
4 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 4.1 钢棒的尺寸、外形应符合表1所列相应品种标准的规定。 4.2 钢棒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弯曲度分为两组,当需方要求I组时,应在合同中注明。直径或边长大于150mm的圆方钢,除供需双方另有规定外,其直径或边长允许偏差按GB 702中3组的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牌号及化学成分 5.1.1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2的规定。 5.1.2 钢棒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 222的规定。
5.2 冶炼方法 钢以电弧炉、电弧炉加炉外精炼冶炼,亦可采用能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其他冶炼方法,但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5.3 交货状态 钢棒一般应参照表3~5热处理,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交货。 5.3.1 切削加工用奥氏体型钢棒应进行固溶处理,但如需方提出,也可不处理;热压力加工用钢棒不进行固溶处理。 5.3.2 铁素体型钢棒,如需方提出或经需方同意,可以不进行热处理。 5.3.3 马氏体型钢棒应进行退火处理,如需方提出,可以不进行处理。 5.3.4 沉淀硬化型钢棒应进行固溶处理;如需方提出或经需方同意,可不进行处理。 5.4 力学性能 5.4.1 各类钢棒或试样毛坯的热处理制度参照表3—5,其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3—5中的规定. 5.4.1.1 各类钢的屈服强度和奥氏体型、铁素体型钢的硬度,仅当需方要求时(合同中注明)才进行测定。 5.4.1.2 力学性能表中,一个牌号有两种以上硬度指标时,供方可根据尺寸或状态任选一种方法测定。 5.4.1.3 如马氏体型钢棒采用750℃左右回火时,其硬度由双方协议规定。 5.4.2 热处理用试样毛坯尺寸—般为25mm,当钢棒尺寸小于25 mm时,用原尺寸钢棒进行热处理。 5.4.3 直径或对边距离小于等于16 mm的圆钢、六角钢、八角钢和边长或厚度小于等于12 mm的方钢、扁钢不作冲击试验。 5.4.4 经热处理的钢棒(除马氏体退火外)其试样不再进行热处理。不经热处理的钢棒其试样均应进行热处理后测试力学性能。 5.4.5 表中奥氏体型钢所列数值: 5.5 低倍组织 5.5.1 钢棒的横截面酸浸低倍或断口试片上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气泡、裂纹、夹杂、翻皮及白点。对切削加工用的钢棒允许有不超过表面缺陷允许深度的皮下夹杂等缺陷。 5.5.2 酸浸低倍组织分为两组,其级别应分别符合表6的规定。当需方要求I组时,应在合同中注明。 5.5.2.1 切削加工用钢的皮下气泡深度不得大于公称直径或厚度公差之半。 5.5.2.2 如供方能保证低倍合格,允许采用超声波探伤法或其他无损探伤法代替低倍检验。 5.6 热顶锻 5.6.1 热顶锻用钢(应在合同中注明)应作热顶锻试验,热顶锻后的试样高度为原试样高度三分之一,顶锻后的试样上不得有裂口和裂缝。 5.6.2 尺寸大于80mrn的钢棒,供方若能保证顶锻试验合格,可不进行试验。 5.7 表面质量 5.7.1 压力加工用钢棒的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及夹杂。如有上述缺陷必须清除,清除深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清除宽度不小于深度的五倍,同一截面达到最大清除深度不得多于一处,允许有从实际尺寸算起不超过尺寸公差之半的个别细小划痕,压痕、麻点及深度不超过0.20mm的小裂纹存在。 5.8 特殊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宁波三泰轴承有限公司 NINGBO SUNTHAI BEARING COMPANY 商标 BRANDS:三泰 SUNTHAI , 飞帆 F&F |
【文字显示: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